top of page

一頭霧水,「石滬」到底是什麼?

  石器時代開始,世界各地都有使用植物、石材等在河海圍魚的陷阱,稱為「漁滬」,而利用石頭築滬捕魚者稱為「石滬」。北海岸的石滬主要修築於海岸潮間帶緩坡處,先民觀察海浪沖擊的方向、洋流往返、潮汐變化,就地取材運用海邊的石頭圍成半圓形的滬牆,是最早的生態工法概念,讓魚、蝦、貝類、藻類得以棲息,漲潮時帶來大魚,大魚吃小魚的食物鏈關係,退潮時魚群則困在滬牆裡,一天有兩次退潮的機會,此時漁民只要守滬待魚,徒手或使用魚叉、叉手網就可以收穫滿滿。

  從清代開始,漢人自福建泉州、漳州及廣東一帶渡海移民來到北海岸定居,北海岸因具有天然的地利與氣候、環境條件得已修築石滬。280萬年前大屯火山群噴發,形成如麟山鼻的海岬,在河口凹入形成如淺水灣、白沙灣等的海灣或河口彎,受到放射狀溪流如八連溪、大屯溪、興化店溪、公司田溪等切割的影響,形成群狀緩坡的嶺谷階地,溪口處有砂岸與砂丘分布。

  北海岸位於夏季西南季風、冬季東北季風迎風面,帶來大量魚汛,台灣海峽陸棚區平均淺於60公尺,潮間帶廣大,是岩礁和珊瑚礁底地質,造就生物物種豐富的天然漁場,石滬就建在水深5公尺以內的淺坪區,利用沙灘上有稜有角的安山岩堆砌成滬,最大的特色是與藻礁共構,常見以一心六石、人字砌的方式堆疊,呈梯形,底部基座石頭大,滬堤石頭較小和平整以利行走,滬牆中間填塞小石頭;滬內牆面筆直,滬外牆面成圓弧狀以抵抗海潮衝擊;滬牆設置具排水功能的滬涵孔,也會在石滬內堆疊魚巢供生物棲息,還有方便集魚的隔間、洄游的渠道設計。迎浪處的滬堤會加寬,高潮線則影響滬牆修築的高度。

 

  北海岸的石滬呈魚鱗狀分布,有內滬、外滬,如同海田一般,以史籍地圖所記載的沙崙石滬群最為壯觀,為全台首見之特殊排列形式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