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淡水屯山石滬群

  根據台灣總督府報的記載,過去淡水屯山里有6口石滬。 1986年美軍航照圖顯示有15口石滬,分布於大屯溪到淺水灣之間。耆老口述15口石滬的名稱,由南往北分別為:尖石滬、小石滬、溪口滬、沙滬、小石滬、深滬、鹹昌坪滬、破滬、籃子滬、新滬、石尖滬、石獅滬、深崛滬。


  饒富趣味的石滬命名以地形特徵、石滬或石頭的形狀、深度等作為依據,具有容易辨認與記憶的功用,例如石頭好幾塊組合看起來好像一隻獅子一樣,就命名為石獅滬;石滬裡都有沙就命名為沙滬。

  目前在六塊厝漁港以北的石滬群都已完全看不出任何石滬的樣貌,越靠近大屯溪,石滬取材築堤的石頭越大。2018年暑假,屯山社區高齡80歲的師傅和居民一起示範石滬工法,滬牆基座為大石頭,外弧內直,中間塞小石頭。過重的石頭以麻繩綁好,2-3人以1-2根竹竿上肩一起負重挑石。

屯山石滬.JPG

屯山石滬短片

屯山石滬360環景

屯山石滬紀錄片

交通資訊

交通資訊

大眾運輸

  • 淡水客運860~865共6線、867、874、中興客運2020  大屯橋站下車往回走至路口,過馬路至對面有慈玄宮與屯山社區發展協會的牌樓,再往前一直走經慈玄宮,到六塊厝漁港約15分鐘。

  • F106 屯山里活動中心站下車再往前一直走經慈玄宮,到六塊厝漁港。

自行開車

​由台2線淡金路五段往三芝方向→過大屯橋後左轉→慈玄宮→六塊厝漁港,面海,漁港左右兩側皆有石滬遺跡,左側遺跡較為明顯。

bottom of page